&em&em吃一堑长一智,李智云绝不重蹈覆辙。
&em&em李世民和李玄霸与未婚妻各自说了一会儿话,便又要离别了。
&em&em李玄霸本想折下柳枝赠别,却只寻到一枝还未开败的红梅花。
&em&em他折下红梅花时,宇文珠也同时折下红梅花。
&em&em两人对视,皆笑。
&em&em宇文珠垂下头,李玄霸小心翼翼将红梅花簪在宇文珠鬓间。
&em&em宇文珠举起红梅花,李玄霸退后一步。
&em&em宇文珠笑道:“别逃。簪花是雅事,你害羞什么?”
&em&em李玄霸叹气。大男人簪什么花,还是红花。
&em&em他弯下腰,顺从地让宇文珠把红梅花也簪在了他的发间。
&em&em宇文珠看着李玄霸发间的红花,道:“下次再见面不知道是何时,你一定要保重。”
&em&em李玄霸点头,坚定道:“好。”
&em&em李世民和长孙小妹也手牵手过来。
&em&em李玄霸见李世民头上簪满了花草,长孙小妹头顶戴着编织的花圈,心中有一股微妙的“输了”的感觉。
&em&em宇文珠幽怨地叹气:“怎么感觉我们输了?”
&em&em李玄霸看向宇文珠。
&em&em宇文珠:“怎么?”
&em&em李玄霸轻笑:“不,我想梅花发簪比二哥编的乱七八糟的花环好看。”
&em&em听到宇文珠此话,他突然又感觉自己没有输。
&em&em宇文珠摸了一下鬓间的红梅枝,露出了明媚的笑容:“确实。”
&em&em短暂的相会,又将迎来长久的离别。
&em&em满头花草的李世民,和簪着一枝梅花的李玄霸,重新翻身上马,与未婚妻拱手作别。
&em&em车队远去,长孙小妹和宇文珠仍旧久久在亭子中伫立,不愿离去。
&em&em“宇文姐姐,下次再见面,三郎就该来娶你了吧。”
&em&em“嗯。”
&em&em“真好啊,耶耶说还要留我几年。”
&em&em“多陪伴父母几年是好事。”
&em&em“也对。”
&em&em待完全看不到车队的踪影,小姐妹俩才为对方拂去肩膀上的花瓣,转身回城。
&em&em马背上,李世民也在和李玄霸说此事。
&em&em“再见面,你就要去宇文老师家提亲了。”李世民叹气,“你是弟弟,居然会比我这个兄长还早成婚。”
&em&em李玄霸道:“我还比大兄先成婚呢。”
&em&em李世民失笑:“的确。”
&em&em李智云叹气:“二兄,你抱怨什么?我连未婚妻都没有。”
&em&em李世民笑道:“你还小。”
&em&em李智云噘嘴:“不小了。二兄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早就有未婚妻了。”
&em&em李世民道:“有道理。赶紧给父亲写信,让他再找人比试,把你输出去。”
&em&em李智云的嘴噘不起来了:“那还是不要了。”
&em&em李世民大笑。
&em&em李玄霸也摇头轻笑。
&em&em李智云看着两位兄长都在笑话自己,本想做出生气的表情,但也不由笑了起来。
&em&em兄弟三人一路西行,笑声洒落一地。
&em&em……
&em&em中原,民乱之火蔓延得更快了。
&em&em山东各地,几乎没有哪个郡没有民贼。
&em&em许多民贼已经有了固定的据点,修建堡垒,招揽人才,与大隋官兵抗衡。
&em&em王薄那支义军仍旧驻扎在泰山脚下。但比起以前只靠掠夺生存,王薄不知道从哪招揽了众多贫寒文人,为义军制定了法度,竟然做出了劝民农桑的事。
&em&em农民起义军原本只是一群活不下去的人,上山逃徭役逃税赋,吃穿都是靠打家劫舍。
&em&em现在王薄带着义军开垦荒地,着实是一股清流。
&em&em
&em&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