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奶房就在京郊西北,褚钰没过多久就提着一大桶生牛乳回来了。
自前朝与匈奴鲜卑通市后,饮牛乳、吃乳酪的习惯就从辽北游牧民族传入中原。不过牛乳颇为珍贵,除皇家自有牧园外,寻常百姓要靠按量供给。
常吃炊饼的食客里有的嫌其腥膻,林绣就半买半送的得到不少份额。
虽没有离心机这般现代科技,但古代不少专业糕点师也早已学会用古法提取奶油。
鲜牛乳在铜铛里煮沸,乳花激起甜美的波浪,让她想起句诗来。“小磑落雪花,修绠汲牛乳。”意思不记得了,只是觉得十分应景。
之前有褚钰帮忙翻译着古籍,她看懂了不少制奶油的知识。
制酥需用新鲜的牛羊乳,乃至驼乳、马乳皆可。不过京城位居中原偏北,人们还是更爱牛乳的清醇。
从古流传至现代有两种主流方法,算是各有所长。
刚挤出的牛乳状态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脂肪会浮于上层,牛乳自动分层。
乳皮凝厚,微黄柔软,轻度发酵带来极醇厚的口感。
可惜要想得一碗酥,需要煮开生牛乳四五遍,把凝结的乳皮挑下来,如此费时费力,产量不高。
另一种“抨酥法”则是她从《齐民要术》上学到的。长柄酒杷快速杵炼,乳汁分层更快捷方便。静置后上层就形成了类似现代的含有大量乳脂成分的奶油。
林绣还试过用鲜牛奶加柠檬汁,凝固成豆腐花状后用网吊起来,沥干水分。可惜口感有渣,不够柔和细腻。与其说是奶油,倒更像厚作酸奶。
她指尖蘸了点一尝果然现代说的无添加而浓甜好喝的老酸奶都是骗人的。可惜了她那一大碗牛乳。
制酥完成,其余的部分就相当简单了。
手心蘸水敷米皮,薄撒层玉米淀粉防沾。一捏一握,个个如卧玉,映得圆月满盈。
点上红石榴汁后,又似红眼睛一团雪兔,白里透红的分外诱人。昨日做饼还剩不少面团,林绣也如样各做几式,就当做外卖上门的小赠品一同送去。
等过了百合花的时令,也就再难量产百合糕。她的买卖总不能只做一锤子。何况甜点小吃可替代性太强,红火几天就容易腻。
开铺子的钱还差一半,林绣转圈擀着酥皮,心里琢磨着做些什么别的生意好。
各式各样的软糕团子都整齐码正装入竹篮。嘱咐好阿蛮看店,她提着篮按时而至。跑了几位贵女家,反馈竟都一致的好。
林绣摸摸还热乎的小费,心情如此刻骄阳般明媚。
本来早起忙活不停,心中郁郁,现在是腰也不疼了、背也不酸了。
把荷包往衣服里子塞了塞,忍不住心中偷偷骄傲一小下。再攒一半,就有钱去赁间食肆了。
京中绕绕弯弯良久,最后一家就在缘关道不远处,又回到了京郊。
抬眼所见十分震撼。红瓦短檐,榉柳荫门,黛墙高耸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