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初临山城
转眼间,三天时间便匆匆而过。
山城,散发着独特魅力。
刘韬望着嘉陵江,那里停着一艘艘小船,也不知道是捕鱼的,还是渡客。
再往下约莫两三公里,便是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入口。
作为抗争时期民国政府临时首都和永久陪都,同时也是共和国成立初期西南大区驻地,山城可谓是中西部重镇,拥有着260万人口,仅仅城市人口高达190万人。
这里同样也是工业基地,聚集着大量的工厂!
在抗争时期,作为临时首都和永久陪都,当时共有400多家工商、金融企业内迁山城,促进了山城的第一次跳跃式发展,形成了以兵器和军需生产为中心,以机械、轻纺、冶金、采矿、电力等为主体,轻重兼备、门类较全的产业结构。
建国后,基于国防安全考虑,山城进一步得到国家投资,在‘一五期间’,国家在山城布局了一批能源、机械建设项目。‘二五期间’山城的冶金、煤炭得到重点发展。而长达十多年的‘三线建设’时期,这里是兵器民用机、医药、化工、仪器仪表工业生产基地,形成了重型二业结构特征明显大中型骨子企业和与之配套的科研开发机构,使得山城成为全国重要工业体系。
也正是因为有着大量的工厂,山城这个时候城市化达到惊人的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