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山药种植成本高,还废地,种一茬地,第二年这地就不能继续种植,因为山药对土壤养分吸收太强了,能深入地下一米,挖费力,根须多吸收营养也多,至少同一块地要等五到八年再种植。
山药还挑地,所有就算产量不错,数量却上不来,更别说在这一个没有化肥得年代了。
所以他将目光在多了一个,芋头,这玩意在古代可说也算是一种主粮,在南北朝时甚至差点成为了第三大粮食产物。
在红薯没传来时,芋头可说基本算是扛起了一面保命大旗,但是因为芋头喜欢湿热,只能在南面种植,同时不易储存,朝廷赋税主收五谷,基本就农家种植一些当作口粮而已。
但是芋头虽然有限制,可产量不错,根据晚明记载,明朝时期在北京得芋头产量最高十八石每亩,也就一千到两千多斤,虽然不知道有没有水分,但是芋头病虫危害少,产量可观,还不废土地,这几点就可以了。
他自然不会寄希望把芋头这些能当主粮,毕竟哪怕在后世赈灾神奇得红薯也没成为主粮。
只是他想在水稻和麦子得产量提升起来前。
打造粮食多样化。